第27期: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报》

下沉优质资源 紧密融合发展

——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


   期次:第27期      查看:11   



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不少地方都存在基层群众看病难题。县级医院在技术、人才、管理等方面较上级医院差距明显,百姓留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,外出就医则要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。近年来,伴随着全面医改的持续深入,这一痼疾得到有效化解。作为鲁西南区域医疗中心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挥三甲医院技术、管理优势,主动向下级医院伸出援手,推进优质资源下沉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,让当地百姓拥有健康福祉。

改变群众就医习惯

不出远门享受三甲优质服务

前不久,一封《雷锋式好医生》感谢信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流传开来,这封信足足有四页纸,它出自一位七旬老人笔下,记录了自己就医的全过程,信的内容让全体医护人员既意外又温暖。

家住泗水县的王秀荣患小脑发育畸形疾病并伴有脑积水,被病痛困扰了三年多,期间一直进行保守治疗。上个月,老人因头疼难忍到泗水县人民医院就诊,遇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扶医生马辉,在他的建议下,患者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。

在总院区神经外科,主治医生曹伟陪老人就诊,并帮忙办理了相关入院手续,经过科室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和细心陪护,老人恢复顺利,并于 4 月 11 日康复出院。

如果王大娘没有遇到马辉医生,或许就意识不到自己的病不出济宁就能治,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贻误病情,这种情况在基层并不少见。之前,受限于相对落后的诊疗技术水平,患者遇到稍微棘手些的病情,往往都要到济南甚至北京、上海就医。不仅增加了就医成本,到了当地,床位紧缺、挂不上号更是家常便饭。如今,这些情况均得到极大改善。

据马辉介绍,在他目前工作的泗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,仅过去的一个月,科室就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转诊了十几名患者,病情以脑瘤和脑血管病为主,都是当地之前的医疗条件“治不了”的。这类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,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,增加脑干出血的几率,进而增大突发疾病死亡的风险。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,经过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,这些患者大多都已康复出院,有的虽然需定期复查,但在泗水就能进行,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。出现不适、反复也能及时与上级医院医生取得联系,让病情得到及时、有效地控制,让患者和家属心安。

除此之外,一些新技术、新诊疗项目的顺利落地,也让一些原来必须要去上级医院做手术的患者能留在当地就医。更加精准、到位技术细节,促进治疗效果显著提升,让患者收获更加优质的就医体验。

人才管理深入合作

实现两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

近年来,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,实施分级诊疗、下沉优质医疗资源、帮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愈发成为三甲综合医院的责任和使命。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与梁山、泗水、微山、曲阜等四个县(市)区的人民医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。通过开展技术指导,完善分级诊疗,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,在人才、管理方面倾注力量,在各家医院间形成“上下联动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”的发展新局面,实现高度融合发展和同质化诊疗,既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,又让患者踏实地留在当地就医。

过去的一年,泗水院区门诊量 58.9 万人次,完成关节镜手术、冠状动脉照影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大中小手术 11500 例。“四大中心”建设通过济宁市卫健委评审专家组现场验收,心衰中心通过国家级基层版验收。一系列对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优质服务措施的施行,更是极大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口碑和群众满意度。

从 2019 年 8 月与泗水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至今,近两年时间里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管理、发展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源源不断地传授给泗水院区。一方面,医院在泗水院区开展济宁专家工作日、名医工作室,并设置通勤车往返于济宁与泗水之间,接送济宁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到泗水院区坐诊。同时,开展“名医师代徒”活动,普外科王强、神经内科闫中瑞、中医专家杨际平、重症医学专家谢颖光等知名专家指导学生,让泗水院区医务人员在与专家的相处中学习本领、增长知识、提升业务水平。

2020 年 6 月,该院又从 28 个专业科室中选拔 33 名业务骨干组建“博硕医疗团”派驻泗水院区,实施“三年工作行动计划”,转帮助为联合,以组团式与多学科相联合、管理与临床业务相联合、导师带教与双向考核相联合、发展需求与帮扶需求相联合的“四联合”形式,带动泗水院区发展。

“博硕医疗团”的到来,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临床技术和理论知识,注入了新鲜血液,还在多个科室切实干出了成绩,让一些学科的综合实力稳步迈上新台阶。以泗水院区手足外科为例,“硕博医疗团”进驻后,科室专科医生数量和年手术量实现翻倍,亚专业划分更加细化,微创手术占比大幅度提升。相继开展断指再植、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等技术,并逐步在县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。同时,“博硕团”成员也在基层得到了更充分的历练,渐渐开始独当一面,并为今后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下沉精湛诊疗技术

推进全市卫生事业不断向前

对于基层医院而言,技术帮扶才是核心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上级医院专家在院时间终究有限,确保让技术落地才是基层医院最实际的需求。为了这一目标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多措并举,切实、深入推动先进技术下沉。

神经内科的手术技术门槛高、风险大,对术中操作的要求极为严苛,稍有差池便可能危急患者生命,很多县级医院因此望而却步。此前,济宁部分县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学科发展相对缓慢,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的手术,对于多数疾病,患者只能到上级医院就医,要么疏于治疗坐等病情恶化。近年来,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精准支援下,济宁几家县级医院的神经内科都实现了从无到有、渐渐壮大的发展跨越,不仅开展的手术种类不断增加,更体现在诊疗效果的提升,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。

自 2017 年起,神经内科副主任初建峰先后在济宁多家县级医院开展技术帮扶,除了个人坐诊,他还带领整个团队共同参与。在梁山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一年,除了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做手术,初建峰还帮助当地医院培养自己的业务骨干,建设神经内科医疗团队。目前,该院已熟练掌握绝大多数的神经内科择期手术,年手术量和微创手术比例均显著提升。

“以常见的颅内血管狭窄为例,患者长时间得不到治疗,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、动脉硬化,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。如果能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患者得脑卒中的几率就会显著降低。”初建峰说。

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,像初建峰这样长年承担技术帮扶任务的知名专家还有很多,其中,6 名职能科室主任在基层医院担任“第一院长”,59 名中级职称以上业务骨干脱岗常驻基层,70 名专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、技术帮扶。在梁山县人民医院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相继派出三批次共二十名专家的医疗帮扶团队,帮助该院开展脑动脉狭窄支架术、慢性脑动脉闭塞再通术等新技术,实现医院脑血管造影术“零的突破”;成功改建无痛内镜室,提升了无痛内镜检查质量和治疗水平。而在泗水院区,该院先后开展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、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等 30 余项新技术、新业务,填补了医院空白。

此外,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 32 家医疗单位建立医联体,牵头成立鲁西南重症、脑血管病等 51 个专科联盟,与 165 家单位实现远程医疗协作,无论在成员单位数量、群众就诊覆盖面还是协作内容、层次都在全市首名列前茅。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、专科联盟,让百年一院的精湛医术在更广的范围内惠及基层百姓,让群众享受民生实惠的同时,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,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新贡献。

(文 / 图 宣教部)